“这苹果只是烂了一点,把坏的挖掉,剩下的照样能吃!”——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格外耳熟?在很多家庭,尤其是老一辈人眼中,扔掉半个好好的水果是“浪费”,只要去掉腐烂部分,剩下的依然香甜可口。
但真相是:有些水果,哪怕只坏了一小块,剩下的部分也可能已经“毒藏其中”。盲目食用,轻则腹痛腹泻,重则伤肝损肾,甚至增加致癌风险。.
一、水果腐烂≠局部变质,真菌毒素会“隐形扩散”
水果一旦开始腐烂,表面看到的“黑斑”或“软烂区”只是冰山一角。真正危险的是肉眼看不见的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,它们会随着汁液在水果内部悄悄蔓延,范围远超腐烂部位。
最常见的是展青霉素(Patulin),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苹果、梨、桃、猕猴桃等水果中。研究发现:
即使将腐烂部分切除2厘米以上,剩余果肉中仍可能检出毒素;
展青霉素具有神经毒性、免疫毒性,长期摄入可能损伤肠道、肝脏,甚至有潜在致癌风险。
此外,柑橘类水果霉变可能产生赭曲霉毒素,与肾脏损伤密切相关;而花生、玉米、坚果等若发霉,则可能含有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,高温都难以完全破坏。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
@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广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2912号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