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年仅42岁的男子因突发头晕、肢体麻木被紧急送医,检查结果令医生震惊:他的血液黏稠度极高,静置后竟如米粥般浑浊凝滞,几乎无法流动。经详细问诊,病因终于查明——长期大量食用“动物内脏类高脂食物”竟是罪魁祸首。
这位患者姓李,是一名厨师,酷爱猪脑、肥肠、鸡肝、鸭血等内脏菜肴,几乎每餐必吃,还常以“吃啥补啥”为由劝家人同食。几年来体重持续上升,血压、血脂也居高不下,但他并未重视。直到这次出现短暂性脑缺血症状,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医生痛心表示:“这不是个例。临床上越来越多中青年患者出现‘血稠’问题,根源就在日常饮食。”
为什么这类食物会让血液变“粥”?
动物内脏(如脑、肝、肾、肠)虽富含蛋白质和铁质,但同时也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‘重灾区’:
猪脑:每100克含胆固醇高达2500毫克以上,是鸡蛋的10倍。
肥肠、五花肉:饱和脂肪含量极高,易升高“坏胆固醇”(LDL)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。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
@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广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2912号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