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外,暴饮暴食、偏食油腻甜腻的食物,也会加重脾胃负担,影响运化功能。
3. 缺乏运动——久坐不动易致脾虚
现代人工作多为脑力劳动,长时间坐着不动,加上缺乏锻炼,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、脾气虚弱。
脾主肌肉四肢,若长期不活动,不仅肌肉松弛无力,还会出现食欲差、消化慢、体重增加等问题。
二、脾虚有哪些常见表现?
如果你有以下这些症状,可能就属于脾虚体质:
食欲不佳,饭后腹胀;
大便稀软不成形,或经常腹泻;
精神疲倦、乏力明显;
舌苔白厚腻,舌体胖大有齿痕;
面色萎黄、皮肤暗淡无光;
容易水肿,尤其是下肢;
女性可能出现月经量少、经期延长等。
三、如何调理脾虚?从生活方式入手,效果更佳!
调理脾虚不能靠药物“速成”,而是要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来慢慢调养。以下几个方面是关键:
✅ 1. 合理饮食:健脾食物不可少
推荐食材:山药、莲子、薏米、红枣、扁豆、小米、南瓜、茯苓、党参等。
避免食物:生冷、寒凉、油炸、甜腻之品,如冰淇淋、凉茶、西瓜、绿豆汤(体寒者慎用)等。
饮食规律:定时定量,细嚼慢咽,忌暴饮暴食。
✅ 2. 规律作息:睡眠是最好的补药
长期熬夜会耗伤气血,加重脾虚。建议每天保证7~8小时高质量睡眠,最好在晚上11点前入睡。
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恢复脾的运化功能,提高食欲和消化能力。
✅ 3. 适度运动:增强脾胃动力
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,帮助脾胃运化。建议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,如:
弓步走:可刺激足太阴脾经,增强脾胃功能;
八段锦:尤其是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这一式;
散步:饭后散步20分钟,有助于健脾助消化;
瑜伽:部分舒缓的瑜伽动作也能帮助调理脾胃。
✅ 4. 情绪管理:保持心情舒畅
学会释放压力,避免过度焦虑和担忧。可以通过冥想、听音乐、亲近自然等方式调节情绪,保护脾胃健康。
@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广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2912号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