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夕阳网

痛风并非突然发作!早干预可防“痛”一生

多喝水(每日2000ml以上),促进尿酸排泄;

控制体重、避免熬夜。

✅ 此阶段是唯一可逆阶段!及时干预,可能终身不发作痛风。

第二阶段: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

特点:突发单关节红、肿、热、剧痛,常见于大脚趾、踝、膝,常在夜间发作,疼痛如刀割。

诱因:饮酒、暴食、受凉、劳累、外伤等。

应对措施:

急性期不要马上降尿酸(可能加重发作);

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秋水仙碱、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;

抬高患肢、冷敷(非热敷!)、严格休息。

⚠️ 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,延误规范治疗。

第三阶段:间歇期(“平静期”最危险!)

特点:疼痛消退,关节恢复正常,看似“痊愈”,实则体内尿酸仍高,结晶持续积累。

误区:很多人在此阶段停止治疗,导致反复发作,且间隔越来越短。

正确做法:

开始长期降尿酸治疗(如别嘌醇、非布司他、苯溴马隆);

目标:将血尿酸控制在<360 μmol/L(有痛风石者<300);

定期复查肝肾功能,监测药物副作用。

第四阶段:慢性痛风石及关节病期

特点:

关节反复肿痛,逐渐变形、僵硬;

皮下出现白色“痛风石”(耳廓、手指、肘部等);

尿酸盐沉积损伤肾脏,引发痛风性肾病、肾结石,甚至肾衰竭。

后果:致残率高,生活质量严重下降。

治疗重点:

强化降尿酸,溶解痛风石;

必要时手术清除巨大痛风石;

保护肾功能,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。

🌿 养生建议:贯穿全程的生活管理

饮食原则:

✅ 多吃:低脂奶、鸡蛋、大部分蔬菜(包括菠菜、蘑菇)、樱桃;

❌ 少吃:动物内脏、带壳海鲜(虾蟹贝类)、浓肉汤、酒精(尤其啤酒、黄酒);

💧 每日饮水2000–3000ml,以白开水、淡茶为主。

生活方式:

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;

适度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,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;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

韭菜虽好,搭配有讲究

2025-11-13 10:13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