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丰隆(化痰湿要穴)
位置:外踝尖上8寸,胫骨前缘外两横指。
功效:化痰祛湿,通经活络,尤其适合肥胖、痰湿体质者。
用法:拍打或按揉,每天坚持,可助减脂消肿。
3.三阴交(妇科+祛湿双料宝穴)
位置:内踝尖上3寸,胫骨后缘。
功效:调肝脾肾,祛湿止带,调理月经,改善小便不利。
用法:女性经期前后按揉,祛湿又养颜。
4.中极(通淋利尿关键穴)
位置:肚脐下4寸,腹正中线上。
功效:通利膀胱,治疗尿频、尿急、尿不尽、前列腺问题。
用法:艾灸最宜,每次10–15分钟,温阳化湿。
5.关元(元气之门,湿气克星)
位置:肚脐下3寸。
功效:补益元气,温阳祛湿,增强免疫力。
用法:每日艾灸10分钟,尤其适合手脚冰凉、易疲劳者。
6.水分穴(消水肿特效穴)
位置:肚脐上1寸。
功效:分利水湿,消除腹部胀满、水肿。
用法:配合艾灸,促进水液代谢。
7.膀胱俞(疏通下焦湿热)
位置:第2骶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功效:调理膀胱功能,改善尿路感染、小便黄赤。
用法:可配合按摩或拔罐。
8.承山(祛湿止泻,缓解腿酸)
位置:小腿后方,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处。
功效:理气升提,祛湿止泻,缓解痔疮、腿抽筋。
用法:按压时踮起脚尖,效果更佳。
9.足三里(百病皆治,健脾要穴)
位置:外膝眼下3寸,胫骨外一横指。
功效:健脾和胃,扶正祛邪,增强消化功能,从根源祛湿。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
@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广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2912号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