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关于医生被患者伤害、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频频出现。在这背后,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浮出水面——过度医疗。
在一些患者眼中,去医院不再只是治病,而是一次对钱包和身体的双重考验。明明只是小病,却被安排一堆检查;明明不需要手术,却被告知必须“马上处理”;明明可以保守治疗,却要高价用药、频繁输液……这些现象正在逐渐侵蚀人们对医疗的信任。
一、什么是过度医疗?
所谓“过度医疗”,是指医生或医院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非医学目的,为患者提供超出实际需要的检查、药物或手术等医疗服务。这种行为不仅浪费医疗资源,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身心伤害。
真实案例:喉咙痛花了2400元
在北京工作的张先生因喉咙痛前往三甲医院就诊,医生安排了抽血、CT、胸片等多项检查,费用高达2400多元。最终诊断结果仅为“扁桃体发炎”。
实际上,这种情况只需进行基础的血常规检查即可判断感染程度,费用通常不超过300元。张先生的经历,正是典型的“过度医疗”。
二、谁在推动过度医疗?
很多人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医生,但事实上,过度医疗的背后,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:
@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广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2912号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