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夕阳网

生酮饮食并非为减肥而生,最初竟是治疗疾病的“医学利器”

提到“生酮饮食”,许多人第一反应是“快速减肥”“燃脂神器”。然而,这种高脂肪、极低碳水的饮食模式,最初并非为瘦身设计,而是源于医学实践,天生是为“治病”而来。它最早被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,至今仍是神经科重要的非药物疗法之一。

生酮饮食的起源:从“斋戒疗法”到医学突破

早在古希腊时期,人们就发现禁食可以减少癫痫发作。20世纪初,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,禁食时身体会大量产生“酮体”,而酮体具有稳定神经元、抑制异常放电的作用。1921年,美国医生罗林·伍尔夫(Rollin Woodyatt)正式提出“生酮饮食”概念——通过极低碳水、高脂肪的饮食结构,模拟禁食状态,让身体持续产生酮体,从而达到控制癫痫的目的。

在抗癫痫药物尚未普及的年代,生酮饮食成为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重要手段。临床数据显示,约有50%的患儿在采用生酮饮食后,癫痫发作频率减少超过50%,部分患者甚至完全无发作。

从神经疾病到代谢调理:生酮的医学价值不断拓展

随着研究深入,科学家发现生酮饮食的潜力远不止于癫痫治疗。其通过改变身体能量代谢模式(从“烧糖”转为“烧脂”),对多种慢性疾病展现出干预潜力:

1. 阿尔茨海默病(老年痴呆)

大脑葡萄糖代谢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特征。酮体可作为替代能源,为受损脑细胞供能,部分研究显示,生酮饮食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。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

1  2  3 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