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夕阳网

警惕!身体这些部位的“痣”别再抠了

字母

含义

危险信号

A(Asymmetry)

不对称

一半与另一半看起来不同

B(Border)

边缘不规则

边缘模糊、呈锯齿状或如地图般不规则

C(Color)

颜色不均

出现黑、褐、红、蓝、白等多种色调,或颜色混杂发“脏”

D(Diameter)

直径较大

通常超过5毫米(约绿豆大小)

E(Evolution)

隆起或变化

痣突然隆起、破溃、出血、瘙痒或短期内明显增大

只要出现以上任一特征,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或肿瘤科就诊,切勿自行处理。

特别提醒:儿童与成人处理方式不同

对于儿童身上出现的黑线或黑点,如指甲下的“甲线痣”,医生通常建议密切观察而非立即切除。若短期内宽度增加、颜色加深、表面隆起,则需及时干预。

而成年人,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,若新出现甲下黑线或原有痣发生改变,必须高度警惕,尽早就医。

如何正确对待身上的痣?

不刺激:不要抠、挠、摩擦痣,尤其是高危部位。

不乱治:避免在美容院、足疗店等非医疗机构进行激光、冷冻或切除。

勤观察:定期检查全身痣的变化,拍照记录便于对比。

早手术:对于位置特殊(如足底)、易受摩擦的痣,医生评估后可建议预防性切除,防患于未然。

规范治疗:一旦确诊为黑色素瘤,应由专业团队制定手术、靶向、免疫等综合治疗方案。

结语:别让“手欠”毁了健康

老李的故事令人唏嘘。一个原本可能早期治愈的病变,因多年忽视和错误处理,最终演变为晚期癌症。

三甲传真再次提醒您:

✅ 身上长痣别慌张,大多数是良性的;

❌ 但也别手欠,尤其是手掌、脚底、指甲下的黑点;

✅ 学会ABCDE法则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;

❌ 拒绝土方法、偏方治疗,科学应对才是王道。

珍爱生命,从正确认识一颗“痣”开始。

首页 上一页 1  2  3  4 

绿豆汤变红是坏了吗?

2025-08-01 13:27:53

科学饮食,守护大脑健康

2025-07-31 09:57:20

吃鱼虽好,但别乱买!

2025-07-30 10:10:44

童年合影揭天定奇缘

2025-07-29 13:50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