仔细解读论文,你就会发现“1/4的新冠感染者一年之后肺功能存在异常”的相关研究,给出的其实是一个乐观的结论。
撰文 | 李长青(医学博士、旅美执业医师)
华裔流行病学家丁亮(Eric Feigl-Ding)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消息,称1/4的新冠感染者一年之后肺功能依然存在异常。
丁亮作为一位主要研究肥胖的流行病学家,对新冠这样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一直都存在强烈的焦虑感,他的相关分析和言论也因此获得了大量关注。尽管如今关于新冠的话题热度越来越低,但对于这样一条坏消息,还是有相当数量的人表示关注甚至产生恐慌。
那么真的如丁亮所说,有研究显示有1/4的新冠感染者一年后依然存在肺功能异常吗?这只需要看看其依据的论文就知道了。这项研究是由荷兰医生完成的,论文摘要显示,他们从2020年5月到2021年初给诊断为新冠的患者检测肺功能,然后分别在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时候重复检测。结果发现25%的受试者一年后依然存在肺功能异常,轻症、中度和重度症状患者的比例分别为11%、22%和48%。
不过,这只是摘要,再看一下全文就知道,所谓的1/4并不是指普通人群。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测试所有感染者,只能测试部分病人。而这部分病人是否能够代表整体人群,要看他们是否是从人群中随机选取的,以及采样人群是否足够大。这项研究一共纳入了300名受试者,对于新冠这样一个广泛传播的疾病来说不算大;更重要的是,这些人不是随机选取的,而是有选择性纳入的。这个人群将近一半是住院患者(48%),显然大大超过普通人群中感染者的住院率,因此他们的指标无法代表普通人群。
再看研究的详细数值,他们报告的肺功能异常指标是DLCO(一氧化碳弥散量),代表的是肺泡内的气体弥散入血液的能力,如果这项数据比较低,说明肺的弥散功能受损,如果在预测值的75%以上则被认为是正常。从他们报告的平均数值看,轻症患者和中度症状患者的DLCO都在75%以上(轻症者平均大于90%,中度症状者平均大于80%),就算是重度患者,一年以后平均值也达到了75%以上。
总的来说,这应该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报告,结论是大部分患者在感染时没有明显肺功能异常,即便是重度患者一年以后肺功能也得到了相当的恢复。但是作者非要选这样一个惊悚的标题,还让对新冠负面新闻如饥似渴的“专家”给发现了。
类似的标题党报道常有,只要有这样的专家和媒体甘做“问题研究”的二传手,就会持续误导公众。不是每个人(包括媒体人)都有能力解读这样的报道,我这里拿新冠做案例给大家提供一条简单的解读秘诀(也是一条原则),那就是看这些报道有没有和其它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作对比,比如和病毒性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进行对比。如果没有对比,就可以忽略它。
@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广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2912号-20